熱點聚集

當同行都在直播間喊著"321上鏈接"時,河北某五金廠老板老陳盯著手機直撓頭。他花18萬找代運營公司做的公司號,三個月只賣出7把扳手。直到遇見在線營銷中心劉正利,這一個固執的60后突然發現:原來機床潤滑油也可以在抖音賣出爆款。

從虧損200萬到單月GMV破億,劉正利的"笨辦法"藏著什么?


2020年的那個深夜,劉正利盯著電腦上-207萬的廣告投放數據,把咖啡杯捏出了裂痕。這一個曾讓某美妝品牌三個月沖上類目TOP3的操盤手,卻在轉型產業帶服務時摔得鼻青臉腫。"工業品的決策鏈比口紅長三倍",他在復盤筆記里用紅筆重重寫下這句話。

核心轉折點

  1. 把公司宣傳片從"董事長致辭"改成"車間老師傅的手部特寫"
  2. 用"參數可視化"替代專業術語(例如"耐腐蝕性=泡在鹽水里30天生銹賠十萬")
  3. 開發"掃設備二維碼看安裝視頻"的交互系統

(等等,這數據是不是有點夸張?)


"現在做線上營銷就像2003年開淘寶店?"

劉正利團隊最近接了個燙手山芋——幫東北某大米品牌突圍。當所有人都建議打價格戰時,他們干了件反常識的事:

傳統打法劉氏改造
9.9元試吃裝199元"認養一畝黑土地"
強調煮飯香展示重金屬檢測儀工作畫面
找網紅直播讓農學教授在稻田里開課

結果?客單價提高400%的情況下復購率反而漲了2倍。這波操作直接驚動了省農業廳,點名要他們做區域農商品數字化模板。


流量見頂時代,中小公司還有機會嗎?

去年雙11,劉正利在內部會上拍桌子:"別總盯著ROI(投資轉化率),先把‘信任值’做起來!" 他們為某膠帶廠設計的"膠帶拉力實驗室"直播間,讓老板穿著工裝服現場測試:

  • 用膠帶粘著啞鈴片吊在門框上
  • 粘著高跟鞋模仿暴力快遞運輸
  • 甚至粘著活魚展示防水性能

這種"較真式營銷"讓店鋪30天內自然流量占比從12%飆升到67%,付費推廣成本反而降了40%


那些翻車的慘痛教訓

不是每個案例都光鮮。2022年接手的生鮮電商項目,就因為忽略冷鏈物流的視覺化呈現,導致雖然直播間下單火爆,但47%的顧客因收貨時冰袋融化給了差評。劉正利在復盤會上自罰三杯:"營銷人最怕脫離商品談創意,這是血的教訓。"


小編觀點:
跟劉正利團隊合作過的老板常說,他像是個"營銷界的翻譯官"。能把冷冰冰的工業參數翻譯成生活場景,把田間地頭的泥土氣包裝成高級感。當有人在質疑"現在入場太晚了",他總愛指著辦公室墻上的標語反問:"20年前說淘寶晚了的人,現在腸子悔青了嗎?"

上一篇:在福州學網絡營銷真能接到茶企單子嗎?

下一篇:在長沙做個能賺錢的網站,到底要花多少錢?


標題:在線營銷中心劉正利如何破局流量焦慮,傳統企業轉型線上真的晚了嗎?
地址:http://www.pananda.cn/news/114066.html


免責聲明:文芳閣軟文營銷平臺所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