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午看到裹著防曬衣的路人,你肯定也嘀咕過:穿這么多不熱嗎?去年有個上海姑娘做測試,把自己裹成"木乃伊"出門,結局體溫反而比穿吊帶的人低2℃。今天就揭開這種反直覺穿搭的冷學識。
防曬裝備段位圖
買過7種防曬衣后發現,真正有用的就兩類:
青銅選手:普通針織開衫(UPF15+)
王者段位:帶腋下透氣孔的冰絲面料(UPF50+)
有個測評博主做過測驗:穿黑色冰絲防曬衣站在烈日下1小時,皮膚熱度比穿白色棉T恤還低4℃。
避坑指南:
看吊牌有沒有GB/T 18830-2009認證
選接縫處有壓膠處理的(防曬無死角)
袖口帶拇指洞的款式(防止手背曬黑)
高溫穿搭保命三件套
廣州外賣小哥親測有效果的搭配:
- 空頂帽+發帶(吸汗不悶頭)
- 護頸面罩當圍脖用(降溫又防曬)
- 五分冰袖套(露出手肘散熱)
他們站點統計過,這樣穿比短袖短褲的中暑率降低80%。
材質段位對比:
聚酯纖維:速干但悶熱
錦綸:冰涼感強但易勾絲
新型涼感纖維:單價貴30%但體感降5℃
隨身攜帶的降溫神器
眼科醫生推薦的急救包配置:
- 獨立包裝酒精棉片(擦脖子降壓)
- 速干毛巾卷成冰棍狀(塞后頸)
- 噴霧小風扇(要選納米水霧款)
實測在40℃天氣,這套裝備能讓體感熱度直降10℃。
有個北京導游的絕招:把退熱貼剪成條狀貼在手腕,配合小風扇采用,帶團全天不出汗。不過要記得2小時更換一次,不然粘膠會刺激皮膚。
獨家數據:防曬指數性價比榜
從質檢機構拿到的對比報告顯示:
- 百元內防曬衣:蕉下降溫效果最好(延續2.3小時)
- 遮陽傘:黑膠涂層比銀膠抗紫外線強40%
- 防曬口罩:醫用外科口罩UPF值竟達35+
最近發現個新趨勢:00后開始把防曬衣當日常外套穿。某快時尚品牌數據顯示,防曬系列營業額同比增長300%,特別是帶夜間反光條的款式,晚上遛彎都能看見有人在穿。或許不久的將來,"裹得嚴實"不再是防曬要求,而是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標簽。
標題:三伏天出門怎么穿防曬又涼快?
地址:http://www.pananda.cn/xinwen/114775.html
免責聲明:文芳閣軟文營銷平臺所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