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個營銷理論知識
理論一.SWOT分析
定義: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通過分析研究對象內部優勢(strengeths)、劣勢(weaknesses)和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eats)等,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從此可以將研究對象內部資源與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計劃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組合策略:SO、ST、WO、WT
理論二.二八法則
定義: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去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為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通俗講,就是20%的商品和20%的消費者,通常帶來80%的公司利潤。
理論三.STP分析
定義:STP分析即市場細分(Segmentation)、選擇目標市場(Targeting)和商品定位(Positioning),是指公司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整體市場進行細分后,從中選擇一個或多個細分市場作為自身的目標市場,并針對目標市場進行市場定位。使用:如同質化嚴重的大環境中,若不改變策略和尋找細分市場,非常易被早在市場上的領頭羊干下去,那么STP分析的目的就是為了幫促公司尋找某個細分市場并解決某一些群體需求的定位。
理論四.PEST分析
理論五.4P理論
定義:1960年,美國營銷學專家麥卡錫教授,提出4P理論,即商品( product)價格( price)地點( place)促銷( promotion)。他認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場營銷活動,意味著以恰當的商品、恰當的價格、恰當的渠道和恰當的促銷,投放特定市場的一種行為。 2012年,《銷售與市場》提出新4P理論,認為市場營銷順利進行的秘訣在于打通賣點(Selling Point)、售點(Placing Point)、焦點(Focusing Point)和買點(Buying Point)的四維價值鏈,只有貫通四個支點,商品才可以變身商品,到達潛在顧客手中,公司才可在市場經濟的風潮浪尖上四平八穩。市場營銷是實現商品價值從賣點到買點的“驚險跳躍”,是實現利潤的最終手段。新4P的四維價值鏈就是撬動營銷的“達芬奇密碼”。
理論六.4V理論
定義:所謂4V是指差異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價值(Value)、共鳴(Vibration)的營銷組合理論。 4V營銷理論首先強調公司要實施差異化營銷,一方面使自己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樹立自己獨特形象;另外一個方面也使受眾相互區別,滿足潛在顧客個性化的需求。其次,4V理論要求商品或服務有更大的柔性,可以針對潛在顧客具體需求進行組合。最后,4V理論更加重視商品或服務中無形要素,通過品牌、文化等以充分滿足潛在顧客的情感需求。
理論七.4C理論
定義:1990年,美國學者羅伯特·勞朋特教授在其《4P退休4C登場》專文中提出了4C營銷理論。 4C營銷理論從四個維度來深入圍繞潛在顧客的需求完善網民體驗。強調以顧客(Consumer)為中心進行營銷,應關注并滿足顧客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強與顧客的溝通(Communication)。
理論八.4S理論
定義:隨著互聯網新聞媒體的發展,信息開始過剩,按照傳統的營銷理論,已經很難適應新媒體的傳播,把內容整合的有趣(Interesting)、給受眾帶來利益(Interests)、做到和網民互動(Interaction)、讓消費者彰顯個性(Individuality),這一理念應運而生。有趣是前提,不然內容沒多少人看并非一件好事;利益是促進,能給你的目標群體帶來什么價值,例如看了這一個回答是不是對市場營銷有了那么一點似懂非懂的理解了?互動是發展,做做抽獎轉發、送個小禮品、回復個人私信聊天,都算互動。個性是提高,內容創造要有個性,讓你的網民因你的商品也彰顯個性。
理論九.4I理論
定義:STP分析即市場細分(Segmentation)、選擇目標市場(Targeting)和商品定位(Positioning),是指公司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整體市場進行細分后,從中選擇一個或多個細分市場作為自身的目標市場,并針對目標市場進行市場定位。使用:如同質化嚴重的大環境中,若不改變策略和尋找細分市場,非常易被早在市場上的領頭羊干下去,那么STP分析的目的就是為了幫促公司尋找某個細分市場并解決某一些群體需求的定位。
理論十.4R理論
定義:分別指代Relevance(關聯)、Reaction(反應)、Relationship(關系)和Reward(回報)。該營銷理論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公司需從更加高層次上以更具有效果的方式在公司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有別于傳統的新型的主動性關系 4R營銷理論以關系營銷為核心,注重公司和顧客關系的長期互動,重在建立消費者忠誠。它既從廠商的利益出發又兼顧潛在顧客的需求,是一個更為實際、有效果的營銷制勝術。
理論十一.USP理論
定義:50年代羅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理論,要求向潛在顧客說一個“獨特的銷售主張”(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簡稱USP理論。 USP理論包括三方面:一是每個廣告不僅靠文字或圖象,還需要對潛在顧客提出一個建議,即買本商品將得到的明確利益;二是這一建議一定是該品牌獨具的,是競爭品牌不能提出或不曾提出的;三是這一建議必須具有足夠力量吸引、感動廣大潛在顧客,招徠新消費者購物你的東西。 1954年,瑞夫斯為M&M糖果所作的“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廣告創意是USP理論典范之作。
理論十二.6W2H
定義:6W2H也叫八何分析法,包含品牌從戰略(WHO、WHY)到策略(WHAT、WHEN、WHER、WHICH)直至戰術(HOW)的完整運作系統,在加上另外一個H----HOW MUCH(多少)即品牌預算,實際就是一個完整的品牌運作全案。
理論十三.馬斯洛需求理論
定義: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亞伯拉罕·馬斯洛生理需要,是個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處。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盜竊的威脅,預防危險事故,職業有保障,有社會保險和退休基金等。社交需要,人是社會的一員,需要友誼和群體的歸宿感,人際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贊許。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內在的自尊心。自我實現需要,指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從此對生活與工作真正感受到很有意義。
【營銷】做市場營銷必知的8個營銷理論工具!
在營銷工作中,有效果的工具是成功的關鍵。以下列舉的八種理論工具,將助你更加好地理解和實施市場營銷策略,實現精益求精的鉆研。
首先,STP分析,即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是現代營銷戰略的基礎。它幫到公司在眾多商品中找到特定細分市場,并滿足特定群體的需求。
SWOT分析則是評估公司優劣勢(Strengths, 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工具,用于戰略決策,特別是在市場拓展和競爭激烈的環境下。
PEST分析關注宏觀環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幫到公司全面把握市場背景及其影響。
4P理論包括商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銷(Promotion),引導公司策略組合,清晰定義目標群體與市場策略。
4C理論強調潛在顧客需求,關注潛在顧客需求(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強調以潛在顧客為中心的營銷策略。
4R理論則從關系(Relationship)出發,提倡公司和消費者建立長期的互動關系,強調價值共享和忠誠度構建。
4I理論在網絡新聞媒體時代興起,要求內容有趣(Interesting)、有價值(Interests)、互動性強(Interaction)并突出個性化(Individuality)。
波特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幫助分析市場進入壁壘、替代品威脅等等因素,結合“三情分析”(行情、敵情、我情)以制定戰略。
市場營銷的定義紛繁多樣,但核心是創造價值、滿足需求并管理這些過程。理解這些理論,不論是制定策略,還是應對市場上的需求變化,都能提供有力的指導。
市場營銷中的八大需求類型,從負需求到有害需求,每一種都提示公司需靈活應對,滿足潛在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同時關注社會和健康影響。通過掌握這些理論,營銷之路將更為清晰和有策略。
標題:市場營銷八大營銷模式?13個營銷理論知識
地址:http://www.pananda.cn/xinwen/112394.html
免責聲明:文芳閣軟文營銷平臺所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0@163.com,本人將予以刪除。